查看原文
其他

父母扼杀孩子天性的10件事,再不重视就晚了!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超级父母 Author 超妈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

想学几何画板朋友的请认真阅读!622分钟几何画板视频教程

号主编著或主编的相关图书(中考复习与各阶段培优),扫码进微店了解与购买,欢迎捧场,谢谢支持!

专辑详细分类汇总

作者图书购买微店


1.扫描上述“专辑详细分类汇总”二维码,可方便快速查找到对应专题的文章!已细分成64个小分类(适时动态更新).

2.本公众号原创文章开放转载,可联系号主微信(Zzd-553)授权,添加微信时,请备注:转载+公众号名称和ID.

推荐阅读

考前叮咛——数学规范答题要求

中考数学压轴按知识点详细分类汇总V1.0

三年(17-19)全国各地中考压轴题解析三年(17-19)福建省九地市九下质检压轴汇写给将参加中考的孩子中考解题习惯训练—深度审题练习中考解题习惯训练—深度解题练习

有章可循的解题教学,直击中考

不为计算出错找借口,得计算得数学天下 

精心策划考前训练,稳中求进提升效益 

中考数学答题需提前训练与适应的几点建议

中考数学复习的几点建议与体会初中数学电子课本汇总—人教|华师|北师



来源:超级父母(微信号:edu809)


在中国,孩子的成长特别不易,父母希望孩子绝对顺从,这本身就是在扼杀孩子的天性。

孩子不是“属于谁”的私人物品,尊重孩子的天性,才能让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

1

打骂孩子

有人认为,不打不骂是培养不出优秀孩子的。

然而,打骂本身就不可取,也许能换来孩子一时的妥协,却无法让孩子真正接受。

如果父母在孩子犯错时打他骂他,孩子不但不能认识到错误,还会被激起逆反心理。

如果父母在孩子调皮时打他骂他,孩子不敢再调皮,但也会变得沉默孤僻,害怕父母。

父母的打骂,不仅不能让孩子听话,还有可能让孩子变得胆小懦弱。

2

包办一切

现在的孩子独立性都很差,主要是因为父母包办了一切。

父母怕孩子写作业耽误太多时间,就直接帮他们做;父母担心孩子不适应上学,就天天到学校了解情况;父母害怕孩子上当受骗,就不允许他出家门半步……

父母的不放心、不耐心、不独立,正在剥夺孩子独立的机会,变得越来越依赖他人。

孩子总有一天要走向社会,父母不可能庇护孩子一辈子。

父母之爱子则为其计深远,让孩子成为更好的人,就要放手让他长大,不要错过最佳独立时期。

3

盲目攀比

“别人家的孩子”可能是父母眼中的宝,却是孩子心中的刺。

孩子天性敏感,没有孩子不希望父母喜欢自己,更没有孩子喜欢父母天天拿别人跟自己比较。

天天把“别人家的孩子”挂在嘴边的父母,不知道自己早已伤害了孩子,扼杀了孩子最独特的天性。

对自己严格要求的孩子,或许会强迫自己变成“别人家的孩子”,虽然变得优秀了,但再也不是他原本的样子。

对自己没有要求的孩子,非常反感父母的比较,可能故意与父母作对,做什么都和“别人家的孩子”反着来,因此变得越来越差。

别人家的孩子,其实和我们的孩子一样,不要盲目攀比,请务必静待花开。

4

杜绝冒险

孩子想外出,父母担心出门有危险,于是不允许;

孩子想学游泳,父母生怕孩子会溺水,于是不允许。

因为怕孩子会受伤,所以杜绝孩子冒险与尝试,这种因噎废食的教育,正在摧毁孩子的天性。

《海贼王》等动画之所以深受孩子的喜爱,正因为它们代表着冒险的精神和探索世界的梦想。

每一个孩子对于未知世界都充满无限好奇,满足孩子的好奇心,鼓励孩子探索与发现,才能拓宽孩子的认知世界,在挑战自我中变得更强大。

5

死记硬背

对于学习,很多父母坚信最好的方法就是“死记硬背”。

一首诗学不会没问题,背30遍总能记下来;一道题不会做没问题,做30道同类型的题连答案都能背下来。

死记硬背虽然也是一种学习方法,但一味死记硬背,会让孩子失去学习兴趣,甚至讨厌学习。

好成绩是强求不来的,必须先找到适合孩子的学习方法,才能让孩子按照自己的节奏专注学习。

不然,背了再多书,只要他不会融会贯通、灵活运用,就等于白背。

6

超前学习

当前,超前教育已经成为教育的主流,不少孩子上幼儿园时就要学英语、学奥数,参加各种各样的兴趣班、培训班。

为了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父母对孩子的要求越来越高,却没有考虑过他是否能接受。

曾经有孩子因为压力太大而自杀,也有孩子因为只知道学习,而变成不能独立、不能自理的“巨婴”。

俞敏洪说过:“孩子的成长过程就像一棵树,浇了大量化肥可能会迅速生长,但到后期就会衍生病态。”

学习是需要循序渐进的,在合适的阶段学习合适的知识,孩子才能更好地吸收。

7

扼杀好奇

每个孩子都有十万个为什么,但不是每个父母都有耐心回答这十万个为什么。

当孩子问父母“为什么”时,有些父母可能在忙,或者不耐烦应对,随便应付孩子或干脆赶走孩子。

当孩子在拆解玩具时,有些父母以为他在搞破坏,大声斥责孩子,导致孩子放弃探索的心。

孩子的好奇心要好好保护,父母的斥责、敷衍、不耐烦、拒绝回应,都在直接扼杀孩子的好奇心。

只要父母不扼杀孩子的好奇心,孩子求知的潜能就能得到顺利发展。

8

打击自信

传统的父母,为孩子设定的幸福是追名逐利,一辈子都要比别人强。

因此,他们很悲壮地发明了打压式的教育:你恨我没关系,只要你有出息就行了。

可他们不明白,即使孩子今后飞黄腾达,心中却始终藏着对父母的怨恨和遗憾,是很痛苦的。

自小被父母打击的孩子,总觉得自己做什么都是错的,不知道该怎么做了,也不敢再做了。

父母以为自己的打击轻描淡写,可对于孩子来说,就是心灵上的伤口被一次次撒盐,自己的信心与自尊也被一次次拉低。

真的爱孩子,就不要以爱为名打击他,要在孩子心中撒播爱的种子、自信的种子。

9

过度保护

保护孩子是父母的天性,但过度保护会扼杀孩子的天性。

害怕孩子受伤、受挫,会让孩子失去尝试与挑战的机会,也会失去交往的能力。

如果父母事事都为孩子考虑周全,孩子在父母“周全”的保护中,逐渐丧失了培养自己独立决断的能力。

孩子会变得唯唯诺诺、畏畏缩缩,怕事,怕与人交往,沉默寡言,缺乏自主性。

10

事不关己

当邻居被盗、失火,或发生不幸时,父母置之不理,却没有留意到孩子脸上担忧的神情;

当新闻报道某人被骗、被伤害时,父母冷冷嘲讽,却没有留意到孩子的欲言又止。

父母的一言一行,正在深刻影响着孩子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

若总是对身边一切事情置之不理,孩子就会以为冷漠是正确的,对什么事情都要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很多时候,对旁人稍微伸以援手,就能在孩子内心种下善良的种子,评价事情时多一些客观与理性,就能让孩子更准确地认识世界,认识他人。

父母的每一个行为,都应该一点点培养孩子的爱心,父母就是孩子最好的老师。


版权说明:本文经「超级父母」(微信号:edu809)授权转载。父母成长一小步,孩子成长一大步!每天分享最好的育儿、亲子文章,让你成为超级父母!


你点的在看,是对我最大的支持!


往期推荐


郭德纲7句大实话:读不懂是相声,读懂了是人生

学校不是混日子的地方!当孩子不想读书,请带他去这5个地方走一走!(老师转给家长)

中考冲刺阶段,当你累了想要放弃时,请想想这三个人…

“钟美美”走红原因曝光:再好的教育,也抵不上一个聪明的妈

陪孩子学习的7个常见错误,你家中了几个?(附对策)

致家长:教育孩子不能只靠老师,家长也要做引路人

孩子上课爱走神?这几种训练法,有效提升注意力!

初中校长调查发现的“初二现象”,每位学生都会遇到!(附应对策略)

批评和表扬孩子的正确方式,90%的家长都做错了!

终于找到孩子做作业磨蹭的原因了!(内附对策,建议家长收藏)

陪着玩,陪着成长



图书推荐(点击书名了解)
《尖子生之路》(7册)(个人作品,全彩版)《图解中考数学压轴题》(20版)

《中考数学备考冲刺》(二轮复习)

《优学中考总复习》(20版)(一轮复习)

《顶尖中考数学微专题》

《顶尖数学培优专题》(6册)(团队作品)

关注本公众号

相关公众号




点击阅读原文,获取每日同步更新!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